春節旅遊 2020
高雄 岡山 德昌羊肉
台南 乾炒鱔魚
阿公店水庫 煙波吊橋
嘉義 布袋港 炸遍集團 蚵仔煎

德昌羊肉是目前岡山區年代最久的羊肉店,民國三十三年由許德文之父親許興蔭創立,原是岡山舊市場的小攤販,專賣羊肉米粉湯,深受顧客好評。
許德文老先生當年為了尋找最好吃的炒羊肉,跑遍全台學習,憑著這股「要做就做最好」的信念,德昌才能屹立數十年而不墜。德昌羊肉店的招牌菜有很多,其中羊肉米粉是開店菜,而招牌菜是大骨湯、當歸羊肉、羊肉爐乃以土產肥壯閹公羊肉,配合數十種中藥加上各種佐料,以溫火慢燉煎熬而成,味道鮮美、營養豐富,其他羊肉料理如蔥爆、沙茶羊肉、涼拌羊肚等等多道料理都是湯醇味美,不管哪一道菜,沒有羊羶味。
老德昌在岡山中山公園一帶頗負盛名,在岡山問吃羊肉,德昌一定是推薦店家之一,無疑是岡山羊肉的代表,舊店由於公園整治已徵收為公園,經歷九次搬,遷移至柳橋西路70號(空軍醫院旁),由第三代許軒維先生接手,繼續傳承祖父與夫親的堅持與好味道!

「煙波虹橋」是水庫第二座吊橋,興建於日據時代,橫越旺萊溪。

阿公店水庫風景區 阿公店十景
阿公店十景包括:日昇蓬萊、荷塘曉風、崗山倒影、長堤夕照、龍口吞泉、水漾釣月、煙波虹橋、竹林伴騎、樹影果香、晨鐘暮鼓。

布袋觀光魚市是鎮上主要的漁獲集散地,不管是養殖的魚類、捕獲的蝦類,或者是進口的海產等,這裡都見的到。除了一般的漁獲蝦類外,布袋較出名的就是蚵仔了;因為布袋的蚵仔不是在一般淺棚下養殖的,主要都是養殖在較深的海中,這樣不僅能不受到水的污染,蚵仔也可以吃到較多的浮游生物,因此養出來的蚵仔健康又大顆。

在布袋漁港左前方一個舊水塔上書寫著「嘉義區漁會直銷中心」斗大的字映入眼簾,過「布新橋」左邊即為漁貨拍賣場及觀光漁市。布袋觀光漁市遠近馳名,每到中午過後,人潮逐漸湧入,平靜的小漁村頓時熱鬧了起來。尤其是假日,遊覽車、私家轎車大排長龍,進入漁市的街道,遊客絡繹接踵,市場內攤販招呼聲、吆喝聲夾雜著遊客討價聲,好不熱鬧。

布袋漁港以捕蝦為大宗,眾多魚、蝦、蟹、貝,應有盡有,活蹦亂跳的魚蝦,及現剖的青蚵,這可都是布袋漁民辛苦的代價。小吃也是琳瑯滿目,「蚵仔包」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當紅小吃,還有蚵仔煎、蚵嗲、蚵仔酥、蚵仔麵線等全套蚵仔小吃。此外,炸螃蟹、炸花枝等等各式海產小吃,可隨您的胃口,好好大快朵頤一番喔。

話說早期在地台南人都知道這間阿江炒鱔魚很低調,稱它是鱔魚意麵中不能說的秘密美食!
但後來其實幾年前的食尚玩家已經介紹採訪過,現在完全低調不來啦~
他們家有名的是乾炒鱔魚意麵,也算是艾妮可的乾炒鱔魚麵初體驗,
當時去吃一份乾炒鱔魚麵價格只要100元,以一向貴鬆鬆的乾炒來說算是不貴!!!
看照片就知道上頭灑上很大量的白胡椒做調味,吃起來是鹹鹹胡椒香氣很迷人的風格,
因為有別於有勾芡的濕炒鱔魚麵,不那麼甜反倒很適合非南部人的口味

蚵仔煎是名聞閩臺的知名小吃,其來源眾說紛紜,最有名的傳奇是當年鄭成功攻臺之役時,荷蘭人將臺南附近所有的米糧全部藏起,以避免資助鄭成功。鄭軍為了節約白米,於是利用當時海灘找到的牡蠣裹以番薯粉煎炸,演變成為「蚵仔煎」
在中國閩南地區、臺灣以及東南亞的閩南人等一般將「蠔」稱為「蚵仔」,閩南地區和台灣稱之為「蚵仔煎」。中國常稱為「牡蠣煎」或「牡蠣烙」,因為膠遼地區把牡蠣俗稱為海蠣子,故也有少數人稱之為「海蠣煎」,香港則稱為「煎蠔餅」或「蠔餅」。馬來西亞一般寫作「蠔煎」。新加坡潮州人雖然也把它寫作「蠔煎」,可是把它讀為「蠔烙」。英語一般譯作(Oyster Omelette),中文直譯為「牡蠣蛋餅」。

AloJapan.com